饭团看书 - 言情小说 - 大清公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7

分卷阅读147

    顺治许久不见meimei,也十分想念,闻言一时起兴,便道:"其实自额驸府重建以来,我一直都想去看看,不如改日去你家吃腊八粥可好?常听十四妹吹嘘你家戏班子比宫里的还好,我也很想见识一下。"吴应熊自然满口说好。回家说与建宁知道,也自欢喜,遂一心一意张罗起来。

到了腊八这日,建宁一早亲自往厨房查看,只见各色红绿豆、长短米俱已备齐洗净,配菜也都荤素合宜,点头称赞,又问管家:"说起来,腊八吃粥的由来到底是怎么样的?"

管家笑道:"难怪格格不知道,说起来,这是前朝的老规矩了。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放牛,冬天里又冷又饿,就挖了许多田鼠洞,找到许多豆粒、米粒,就把这些杂七杂八的豆米煮成了一锅粥。做了皇帝后,为了表示不忘本,就在腊月初八这天下令御厨仿照当年自己的做法煮了一大锅粥遍请群臣——这么着,上行下效,传至民间,就留了这个吃腊八粥的习俗。"

"是吗?跟明朝的皇帝有关?"建宁心里一动,不由想起平湖来,这位明朝的公主,今天可有腊八粥吃么?

一时顺治来到,建宁率府中上下叩头迎见,请至中堂,摆出四方雕漆大桌子来,一溜雁翅排开数十样荤素菜肴,当中一只明火小泥炉煮着锅粥,香气四溢。建宁亲自替哥哥布了菜,问道:"皇帝哥哥,我很久没见到佟妃娘娘了,她最近可好?"

顺治叹道:"说起佟妃,真是让朕头痛。听太医说,她近来常常呕血,十分憔悴。朕想去探望,她也拒不肯见,按说朕对她也不薄,可佟妃的个性就是这样固执倔犟,后宫里嫔妃众多,哪个不是天天巴望着朕能移驾前往,惟独她却这样古怪,既然不想见朕,当年又来选什么秀呢?幸好有董妃深知朕意,每每设言解劝,又常向太医询问佟妃的病情。"

吴应熊只得顺着皇上的心意赞了几句"董妃真是善解人意、大度周到"等语,建宁却听不入耳,讽刺道:"董妃自然是好的,做什么都合哥哥的意,生的儿子也特别得哥哥欢心。一样是阿哥,这位新四阿哥可比三阿哥来得隆重得多了。"

顺治笑道:"你又胡说了,什么新阿哥旧阿哥的,都是朕的儿子嘛。不过四阿哥的确天资聪颖,你可听说过有小孩子一出生就会笑的?四阿哥就是。他第一眼看见朕,就冲着朕笑,好像知道朕是他的阿玛似的。"

建宁忙问:"你这样赞他,是不是想立他为太子?"

顺治笑而不语,却谈起天下战事来,笑道:"朕听说,十四妹出生的时候,皇阿玛正在锦州跟明军作战,久围不下,可是十四妹一落草,阿玛就赢了,所以特别喜欢你,还称赞你的出生是"勃兴之兆",当即册封你为和硕公主。四阿哥这一点跟你还真是有点像,从他出生以来,南边捷报频传,打了多少个大胜仗。连孙可望也在宝庆递了降表,这可真是意想不到。"又向吴应熊道,"南明之亡,指日可待。我已决定任命平西王为平西大将军,带同固山额真李国翰率军西行,乘此贼党内乱,人心未定之际,由川入黔,相机攻取。俗话说:上阵父子兵。这个先锋之职,你可有兴趣?"

吴应熊心中黯然,推托道:"承蒙皇上青睐,原不当辞,不过微臣久居都中,弓马生疏……"建宁也推着哥哥的胳膊撒娇说:"朝中那么多大臣,为什么偏偏要他去冲锋陷阵嘛,皇帝哥哥,你另派一个人去好不好?"

顺治扣留吴应熊在京本来就是为了控制平西王吴三桂,最怕的就是他们父子合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谓请他出任先锋云云,纯为试探,闻言哈哈笑道:"你是想扣着额驸在京城陪你是吗?好,好,看到你们这么恩爱,我这个做哥哥的也放心。"遂不复提起。

一时戏班子递上水牌来,顺治便点了一出,听至得意处,不禁以手按板,向左右笑道:"这出戏词是好的,只可惜道白不佳。不合用四六词,反觉头巾气,使人听之生趣索然矣。"

吴应熊向来不谙此道,既见皇上喜欢,便也只有屏息听之,不时附议一二。建宁难得有人陪她听戏,更是兴致盎然,意见不断,又自告奋勇说改天要替改道白。顺治笑道:"你能吗?"

建宁道:"皇帝哥哥小看人,怎么就知道我不能?"吴应熊也说:"若说改曲子词,或者有些难度;若只是四六道白,格格尽能的。"

顺治听了,倒也意外,不禁哈哈笑道:"都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原来嫁妹三载,亦当刮目也。"

建宁听见丈夫维护自己,更加有意卖弄,笑吟道:"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顺治越发惊讶,不由问道:"这又是什么?"

建宁道:"是从前长平仙姑教我的,说是汉人摆宴席,最讲究环境幽雅,要"春在花榭,夏在乔林,秋在高阁,冬在温室",还要有丝竹助兴,这样,才是声、色、味俱佳。皇帝哥哥,今天我们在这花园里吃腊八粥,看红拂记,算不算声色俱全呢?"

顺治笑道:"我每日在宫里,拘手拘脚的,倒没你两个逍遥自在。果然好戏、好花、好酒、好朋友,这才真是"醉酒当歌,人生几何"啊!"说罢哈哈大笑。然而吴应熊听见最后两句,却不知为什么,忽然觉得有些不祥。

是夜飞觞斗觚,吟花醉月,宾主尽欢而散。自此,每隔数月,顺治便往额驸府一行,与meimei、妹夫饮酒听戏,以解愁闷。

转眼岁尽,除旧迎新,家家鸣竹换符,户户张灯结彩,宫中连日庆宴,太后高兴,未免多喝了几杯,一时触发旧症,犯起头疼病来。傅胤祖来诊了脉,说是酒后中风,是急症,可大可小的。

依照宫中旧例,凡太后抱恙,众嫔妃、命妇须当早晚请安,轮班照料,甚至留宿慈宁宫,朝夕伏侍。诸妃叫苦不迭,惟有董鄂妃最为细心,侍奉汤药,每每亲口品尝,亲手喂食,深得太后欢心。每到别的嫔妃侍药时,太后便挑三说四,百般不如意;直要到董鄂妃近前来,才会略展笑意。董鄂妃遂自告奋勇留在慈宁宫中,衣不解带,事必恭亲,以至于皇太后竟是一会儿也离不开她。

顺治原不舍得爱妃如此辛苦,然而太后凤体违和,非董鄂妃亲自喂食不肯吃药,做儿子的不能近身伏侍,岂能再怜惜妃子违逆母后,遂只得孝道为先,每晚胡乱翻张牌子,捱过漫漫长夜。众妃旷怨已久,难得承恩,无不极尽所能,俯仰承欢。远山自谓得计,更是变尽花招奉承皇上。

然而对于一国之君来说,什么样的风情才算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呢?当年佟佳平湖可以技压群芳,